TA的每日心情 | 开心 2018-4-8 22:14 |
---|
签到天数: 1 天 [LV.1]初学乍练
普通会员

- 积分
- 5517
|
java自学网(www.javazx.com)-java论坛,java电子书推荐:《 计算机网络(第7版)》7 Y6 O8 }# B' e2 o" N
java电子书推荐理由:该书自1994年在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以来,1999年、2003年、2008年和2013年分别出了修订版,现在为第7版。自2006年起连续被纳入普通高等教育 十一五 *规划教材。该书还被纳入 十二五 普通高等教育本科*规划教材。自出版以来,受到国内各大专院校师生的好评,被国内著名高校如清华大学、北京邮电大学、成都电子科技大学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100多所院校选为教材。 本书作者谢希仁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计算机网络专家和教育家,长期以来科研和教学双肩挑。他具有极深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教学经验,能把深奥的网络知识深入浅出地介绍给读者,让读者易学易懂好记。 谢教授对工作极其认真负责,从文字表述、图表设计到课件制作都亲历亲为,对任何一点不准确的内容都不放过,甚至包括中英文标点及 作 做 等的用法,经常跟编辑探讨怎么用跟合适。谢教授及时把国& e$ i/ @6 E- E- j _; O: A6 |
; p! X, N9 I' t& @% c
作者:谢希仁3 s9 N7 x; p" A( S2 ^' w0 S ?4 y
出版社:电子工业出版社9 @; |! V* ^* [/ s2 C& c
出版时间:2017-01-01 4 G7 V" V# E3 y- o7 x, C
书籍价格:41.20元- q) H( b( t. `
3 K* X4 Z% y$ l6 U5 Q

- N7 H. I+ ^. s$ a2 o S
* ]; j+ x8 }. K9 ?" _1 a/ r' D" N, x4 i8 i$ Y3 W
java电子书目录:
: z5 O& c2 R2 c. |2 j0 f第1章 概述 1
* O" l( X# a4 h& t; m1.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 10 N1 F/ X6 j2 `% H
1.2 互联网概述 4% o, @4 P: D) `* O! g3 _9 u+ S4 O
1.2.1 网络的网络 4- j9 Z$ }" D8 d# J9 h' O( y
1.2.2 互联网基础结构发展的三个阶段 5
! i. @. P' @/ N' G8 s* }1.2.3 互联网的标准化工作 8
* }$ J% G% a5 Y9 `: C: x1.3 互联网的组成 10
# N0 D5 t# H" L4 X' @ i1.3.1 互联网的边缘部分 10) n( v3 X; |4 b4 a4 A* P- ^
1.3.2 互联网的核心部分 12/ ?0 p8 C* {: ~% [0 D. |& k
1.4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 17
( v& F3 y. `% q! f; `% ~1.5 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19
+ l. T7 ]9 y# o& C" K( E1.5.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9" y2 s' ^3 k. V* n5 N# O
1.5.2 几种不同类别的计算机网络 20$ m% N, x. }1 m
1.6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214 e2 v7 Y+ q1 L! M, b" } p
1.6.1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21
4 u- m7 [. Y) z9 X5 b8 }1.6.2 计算机网络的非性能特征 262 K7 B. m1 b2 u
1.7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27; C8 [# G/ S, _% Z. w* j% |) z- L
1.7.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 27
- y4 Z! L& I- |1.7.2 协议与划分层次 28
/ r" o9 a& |' f, }1.7.3 具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30
! B6 [, j- c, l9 E% f1.7.4 实体、协议、服务和服务访问点 34% ~4 ]3 }. l$ R2 t
1.7.5 TCP/IP的体系结构 35* V4 `! X3 c; H
本章的重要概念 37
4 W2 o: }+ M9 M# q" a% ~6 C, A3 ]习题 38
1 h/ a4 C( Y5 j# i第2章 物理层 415 g" y. O: [( I9 T) i& k
2.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414 e$ u% ~& S, B+ M
2.2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42; [8 h+ a7 _" _, F. h
2.2.1 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 42
3 k, F: c% f6 q2 ~; B# V, x2.2.2 有关信道的几个基本概念 43# E% j" V4 q5 F# f( T
2.2.3 信道的极限容量 45
2 m; x+ z8 V; v7 d5 x7 ~2.3 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46% G9 o& g" c) z9 @# d$ P
2.3.1 导引型传输媒体 47
; F, q$ E: H$ p8 p: ]2.3.2 非导引型传输媒体 51
# L% ^; ^) G( X9 |( N9 N( ^/ \2.4 信道复用技术 53. V5 f* ], A3 T- L7 i
2.4.1 频分复用、时分复用和统计时分复用 53
0 \6 e1 u6 e( O; ?$ Y, j0 c( g2.4.2 波分复用 56
/ {" W! ]: i1 l- x, I, j2.4.3 码分复用 57
7 ]" m- t( N+ T2.5 数字传输系统 59: ]. S) k8 c0 q) Z
2.6 宽带接入技术 60
4 _* p. m+ B9 l# u2.6.1 ADSL技术 60- u2 A+ Z7 T; `8 e( i
2.6.2 光纤同轴混合网(HFC网) 63
8 H% M! f' V4 l! s8 w2.6.3 FTTx技术 65
) }) ?% i7 V5 `! G. f. f本章的重要概念 668 I% K6 w5 D2 e* l* z
习题 67" ? d5 t7 F7 U8 d
第3章 数据链路层 69
2 N% q1 v! E; G& |: [* g: B& I0 }3.1 使用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70
' a7 v/ Y+ o. A) o$ r9 V4 |: J9 l3.1.1 数据链路和帧 70
7 \1 X, c( F R3.1.2 三个基本问题 71
1 p, A# h# w- A6 Y; j* J3.2 点对点协议PPP 76' `, U! S! S! m1 D- A: i
3.2.1 PPP协议的特点 76) R" M- H0 M: J# V% w# K
3.2.2 PPP协议的帧格式 78* R1 B& M% k. Y; G/ E& C
3.2.3 PPP协议的工作状态 80
7 }6 G) w: O5 J5 T* x# ?3.3 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82
' h' Q+ E) M8 L. W0 _3 C4 g3.3.1 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 82
# ~7 L1 o/ P$ B. o0 P0 e3.3.2 CSMA/CD协议 851 n" |4 q. |' a, E
3.3.3 使用集线器的星形拓扑 90+ R( @7 d H3 B7 Y$ G
3.3.4 以太网的信道利用率 92& d+ `) U& }/ ^1 b3 \
3.3.5 以太网的MAC层 930 F, r3 W6 ?7 x$ \
3.4 扩展的以太网 97/ e% ~4 p+ M S4 l* q- r( B
3.4.1 在物理层扩展以太网 97
# m5 ^% U* u$ I I3.4.2 在数据链路层扩展以太网 99# [6 f% w0 Y; r/ t/ S
3.4.3 虚拟局域网 101/ U G: A5 F/ k1 s
3.5 高速以太网 103% u2 I: Z, r. w" M
3.5.1 100BASE-T以太网 103$ X ~ p1 B8 o+ K. M# q% {
3.5.2 吉比特以太网 1048 r8 Z) a! U. w
3.5.3 10吉比特以太网(10GE)和更快的以太网 106
) a% r4 v8 {$ S, K `7 q* E3.5.4 使用以太网进行宽带接入 107" t& Y( [, P7 v) w& q
本章的重要概念 1088 r } U7 t$ w8 B
习题 1099 [( y! v. T P' w& ?4 N( |
第4章 网络层 113' P" a2 k" B" d6 V6 [
4.1 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 113
" C" Z5 p% h1 A5 Y& I4.2 网际协议IP 115
) E/ h% |8 q2 A" _' Y4.2.1 虚拟互连网络 116
1 g8 e2 c1 e- e# R4.2.2 分类的IP地址 118
; U9 ~2 d8 B5 [" f. C; m! I4.2.3 IP地址与硬件地址 122
: v1 d: o; [6 M4.2.4 地址解析协议ARP 124 r- M1 ^' p1 d8 s8 G( Y" |
4.2.5 IP数据报的格式 128' X+ E3 d$ `: U9 g- Y
4.2.6 IP层转发分组的流程 1325 P8 n: F* P( o, R- f& _
4.3 划分子网和构造超网 135
+ @/ x- H( W/ j: b9 e6 A. _4.3.1 划分子网 135
7 W) T: {8 @2 K5 W; B) d+ Y4.3.2 使用子网时分组的转发 140
V6 c# w% D* u" v1 w4.3.3 无分类编址CIDR(构造超网) 141
. Y) a+ r% e0 F# y4.4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147+ P6 Z0 u5 L% s& F/ K8 J
4.4.1 ICMP报文的种类 148! j8 o: o, e# c( t6 h+ }
4.4.2 ICMP的应用举例 149
3 @( p3 |+ H$ ~; f4.5 互联网的路由选择协议 151
. D# x* g/ _2 n! Q. N0 {0 H3 W$ F! O4.5.1 有关路由选择协议的几个基本概念 151
j3 {* r' }; K6 k' t L4.5.2 内部网关协议RIP 153
* A2 T( x: {/ d e: M" q4.5.3 内部网关协议OSPF 1593 B' h* U# }$ d
4.5.4 外部网关协议BGP 163
% m2 u2 t: R. \4.5.5 路由器的构成 1679 m3 T M; k2 w% G3 K
4.6 IPV6 171) h7 M! ?3 n. [4 C# G
4.6.1 IPv6的基本首部 171/ o: n( ~/ x. e; `: \1 c3 c
4.6.2 IPv6的地址 173
7 y% m! R: B8 @3 Q0 @4.6.3 从IPv4向IPv6过渡 176
0 P! j& f: k7 x# N4.6.4 ICMPv6 1772 K& e& f1 {4 j4 u9 P
4.7 IP多播 1784 b& }+ D1 l9 W0 w5 V, h4 x* I) `
4.7.1 IP多播的基本概念 1784 P, q+ A* n, V
4.7.2 在局域网上进行硬件多播 179* ^9 w1 i1 M3 C# D
4.7.3 网际组管理协议IGMP和多播路由选择协议 180
" S- m3 U$ |9 ]7 M8 f% N% U4.8 虚拟专用网VPN和网络地址转换NAT 1855 o9 M) m% K( c3 w8 g x2 }3 [
4.8.1 虚拟专用网VPN 185 N# B2 I' [ O1 R6 s: T
4.8.2 网络地址转换NAT 187
) d' }8 c# y$ |/ B) ?4.9 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 189; i) S1 ]4 k( x6 Z9 _- h
4.9.1 MPLS的工作原理 1900 o3 M6 F. I1 C0 c1 x
4.9.2 MPLS首部的位置与格式 1922 E& ]0 [' Q4 Z/ ~' t m6 n# }
本章的重要概念 193
! h" A( x0 d& t习题 195
/ H N0 W- n4 ^第5章 运输层 203+ v) i5 P( N0 }. h u( ?" }
5.1 运输层协议概述 203+ d2 A% J' s3 Y+ T
5.1.1 进程之间的通信 203
) u$ h, q" I8 Y3 A- l/ J5.1.2 运输层的两个主要协议 205
9 ?; V4 D! C+ M& Y% T% o3 n! q( R5.1.3 运输层的端口 206
: v, q: _( z- n5.2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208/ W7 P$ U( v6 Q4 y* s( R4 j4 Q
5.2.1 UDP概述 2089 D. b1 ]/ t/ d1 Z
5.2.2 UDP的首部格式 209% `/ H. s+ r" C- `. O/ n
5.3 传输控制协议TCP概述 210, ]: p6 a" ?' u0 e
5.3.1 TCP最主要的特点 210
) |4 E- b$ M6 _5 o+ A! T5.3.2 TCP的连接 212: K2 F* {' ^' }! |# [: i F) ~# o
5.4 可靠传输的工作原理 212
. U7 q' ~1 i* N6 O) F5.4.1 停止等待协议 213* w5 f4 L1 ^- _4 Q
5.4.2 连续ARQ协议 216
- O% {8 M+ @* x! Z' |+ I5.5 TCP报文段的首部格式 2170 y( s$ p M1 M, B1 V4 {
5.6 TCP可靠传输的实现 2213 ~& F6 j3 i5 Q' w8 w
5.6.1 以字节为单位的滑动窗口 221
2 b' d9 D3 X+ R2 ?2 E4 N9 E5.6.2 超时重传时间的选择 225. l) Y- l# x( y# c2 f0 U
5.6.3 选择确认SACK 226
0 o5 c3 x* @) c% S5.7 TCP的流量控制 227
7 L( y( b5 a( V5 h# T. w! @ }; S5.7.1 利用滑动窗口实现流量控制 227
5 Q ^9 H- w! Y1 m5.7.2 TCP的传输效率 2287 `" P, z. U8 c1 H$ i
5.8 TCP的拥塞控制 229& X! A1 T8 L( e5 i2 R( |
5.8.1 拥塞控制的一般原理 2290 g3 \: x/ I& {
5.8.2 TCP的拥塞控制方法 2322 u6 t' {' g: R
5.8.3 主动队列管理AQM 236
4 W* I/ }3 `) s) x: v' v5.9 TCP的运输连接管理 238
) D1 o% s% G$ C5.9.1 TCP的连接建立 238
9 j5 `* _0 R: G" Z+ R5.9.2 TCP的连接释放 2406 d/ F5 I7 l& c& p* ]/ V. o* ?
5.9.3 TCP的有限状态机 241# X3 l* W2 g7 V, v4 Q$ f" _8 h
本章的重要概念 242+ w) z# Z, [' p
习题 244
! C' t( I# w& l& R1 y! M) \第6章 应用层 251
0 G. N- ?3 ^! H' \) f. p6.1 域名系统DNS 252 j0 E0 v, K0 P& M; k# Z/ x# i
6.1.1 域名系统概述 2523 g) @2 T9 \9 h( U
6.1.2 互联网的域名结构 253
8 w% ^: x2 N' ~8 N% Y' D, z6.1.3 域名服务器 255
2 G& Z: G ]/ Z# {/ o9 o6.2 文件传送协议 260. q) x. N" L% Z( N
6.2.1 FTP概述 260& y3 N& p; z" \' t$ O+ |6 x+ ?
6.2.2 FTP的基本工作原理 261
) ^" p% \/ R2 \2 d6.2.3 简单文件传送协议TFTP 2622 L3 s6 Q* h; L6 h7 l
6.3 远程终端协议TELNET 2631 Q& q0 t& z1 x o; C$ D" {
6.4 万维网WWW 264' i" w' c8 E3 H; Y
6.4.1 万维网概述 264
2 Y' d% f% e5 m3 o6.4.2 统一资源定位符URL 266
$ p$ M) Z4 {+ ?% K' V0 [6.4.3 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 2676 V! V8 s! W2 [" ]7 A7 ]+ L; i
6.4.4 万维网的文档 274
. r& q3 P3 ]3 P. ?6.4.5 万维网的信息检索系统 279
& l, X; U6 Y8 I/ P1 A" o3 R6.4.6 博客和微博 281- J; n' w c( N _
6.4.7 社交网站 2831 s0 C* X6 e/ [0 n# I0 q
6.5 电子邮件 2845 r9 _& r" s4 i3 p1 ~8 m2 Y
6.5.1 电子邮件概述 284
# a6 F" c. x( k- P8 Z+ X6.5.2 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MTP 2878 J( x P# t8 C$ @
6.5.3 电子邮件的信息格式 2896 Z6 t. |: T5 o1 y! i0 J# G( z
6.5.4 邮件读取协议POP3和IMAP 289
; x1 J% ^& e4 A; C. o( v8 g% x* A. F6.5.5 基于万维网的电子邮件 291
0 Q6 g; }4 Y$ \6 s+ Z2 R, ~6.5.6 通用互联网邮件扩充MIME 291
4 y$ G: l5 j- F: n @6.6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295/ h1 ~# [& u9 R- {5 D$ T5 S3 g
6.7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297
, y/ Y2 j! _! z x, c5 e! G6.7.1 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 2978 d4 _; N) P0 \/ C* H* K/ u' B
6.7.2 管理信息结构SMI 2991 _& Y5 `+ m: n- T7 F$ m
6.7.3 管理信息库MIB 3027 N+ G3 S' \3 G$ V+ r4 y0 l
6.7.4 SNMP的协议数据单元和报文 304; h1 n4 T: K. r+ Z% E7 D
6.8 应用进程跨越网络的通信 3071 e9 h. V' I( b! C- g. W8 E
6.8.1 系统调用和应用编程接口 307: F7 K; g9 s* ~/ n
6.8.2 几种常用的系统调用 3096 w* ~$ a9 ~" f9 y
6.9 P2P应用 311' T% o/ y/ d3 A7 z4 J
6.9.1 具有集中目录服务器的P2P工作方式 311
! u0 Z2 _: m" `/ e6.9.2 具有全分布式结构的P2P文件共享程序 313% |0 l+ Y8 W! w2 d. H
6.9.3 P2P文件分发的分析 315
2 ?2 u9 {/ w& W4 _; ~9 P0 H6.9.4 在P2P对等方中搜索对象 3168 e- g( B; b# I; A$ Q5 X& @* u3 P
本章的重要概念 3192 b2 o* Y; W: U
习题 321
% O% ~* `: K& O( H第7章 网络安全 324
2 N% ~5 p5 A+ E7.1 网络安全问题概述 324. a1 m% i+ C! e' ^+ W' ^1 `4 x
7.1.1 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性威胁 324
; [5 S1 _1 v7 S ~" j7.1.2 安全的计算机网络 326/ j5 c$ C. f$ P% _7 |
7.1.3 数据加密模型 327' r. k% ?5 l1 H0 b9 q" l& }* m
7.2 两类密码体制 328
^5 f) [) ^; v: {; R. d7.2.1 对称密钥密码体制 328+ B; n4 v+ f T! K8 E5 A
7.2.2 公钥密码体制 329& U! Q( O2 @$ @+ r( t/ d# n
7.3 数字签名 3307 e1 H% f9 M" e" @
7.4 鉴别 332
1 {. k5 W8 w& L; r! {7.4.1 报文鉴别 332
7 _# I8 |% R* Y% P5 |7.4.2 实体鉴别 335
6 Y6 }3 P8 o- C! v: F7.5 密钥分配 337
+ H# _$ \! H" g8 m- L7.5.1 对称密钥的分配 337
+ R. ]0 S* r# |7.5.2 公钥的分配 339
# t' g* X9 Y' }8 \% M7.6 互联网使用的安全协议 340
: a$ H N# E! V2 Q: z0 P2 W' `7.6.1 网络层安全协议 340 ]6 F5 ^3 |; |: f+ b
7.6.2 运输层安全协议 344
6 k9 n' f4 g- E4 |+ C% `7.6.3 应用层安全协议 3474 ]. o* H' N' s* Q8 P
7.7 系统安全:防火墙与入侵检测 3490 {: T; ~( M/ Y# p* t# k! O) |+ W
7.7.1 防火墙 349
! w1 l8 y* p" j7.7.2 入侵检测系统 3514 X8 q; d9 p9 c3 q* r
7.8 一些未来的发展方向 351! j7 e* ^# Q0 v+ j6 L- b, N. Q
本章的重要概念 352# J3 @2 }1 a9 {) f$ d# _3 Y
习题 353. Z( w0 z8 z; L! `5 u! U2 T
第8章 互联网上的音频/视频服务 3556 H* K' _) w) Y% J
8.1 概述 355
( l" C( a4 V! z8 y9 N$ t8.2 流式存储音频/视频 359( o# U& e( i% a3 y
8.2.1 具有元文件的万维网服务器 360
$ I) l2 U5 l0 |# y6 w8.2.2 媒体服务器 360
: _7 P9 p4 E3 v7 s8.2.3 实时流式协议RTSP 3629 e) Y; N; C* m9 ` S
8.3 交互式音频/视频 364, I+ Z5 F# g, y: D
8.3.1 IP电话概述 3649 Q4 y! A2 Q4 q$ K \
8.3.2 IP电话所需要的几种应用协议 368
; B: V1 B- s0 K8.3.3 实时运输协议RTP 369
* Z3 {7 Z# Q4 ^; s8.3.4 实时运输控制协议RTCP 371( l1 `( M; j! x' Q9 E
8.3.5 H.323 372
8 x) c/ k& y! m0 E# h" J- H8.3.6 会话发起协议SIP 3734 k8 M9 i2 d8 C+ B' j
8.4 改进“尽最大努力交付”的服务 375. W% q$ Z( U" ?
8.4.1 使互联网提供服务质量 3755 z( R; N0 S( o$ \2 ^4 J" J; o" p
8.4.2 调度和管制机制 377' c9 N, ]4 U, m
8.4.3 综合服务IntServ与资源预留协议RSVP 380
+ y% Y7 C x7 d! e! |8.4.4 区分服务DiffServ 383
3 n+ B- D/ ]4 c* u- L) f5 |0 A* x本章的重要概念 385
R2 T, D1 i- Y+ I/ E! ~8 b Z# Y习题 386
0 d2 i, L4 M6 r( T# M* ]/ v9 N第9章 无线网络和移动网络 3905 r& f" i& i" C. D& D
9.1 无线局域网WLAN 390$ f* P L U- O
9.1.1 无线局域网的组成 391+ W; E5 I* A6 _: D% O0 X* K3 d
9.1.2 802.11局域网的物理层 3951 B) t. F8 F$ |: a# Z
9.1.3 802.11局域网的MAC层协议 397
# s8 u* ^! q7 v9.1.4 802.11局域网的MAC帧 403- e: B' ]3 R& x
9.2 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 4069 q4 K2 Z s4 ]9 o5 Q
9.3 无线城域网WMAN 409% H- C, } Y. |3 p; `1 P1 l
9.4 蜂窝移动通信网 411
! ^4 H2 A3 B* q% J9.4.1 蜂窝无线通信技术简介 411
8 ]; ], C& P; M* f# ? w+ b9.4.2 移动IP 414
8 t& g& b1 Q3 j, D" y6 y9.4.3 蜂窝移动通信网中对移动用户的路由选择 418# s& f9 z/ k* L' [% `. m9 @5 W- ~# W
9.4.4 GSM中的切换 419
. q( p- v# @' {3 _6 \! W9 B9.4.5 无线网络对高层协议的影响 4207 b/ m' D# r0 e& k1 C9 G w1 M. K
9.5 两种不同的无线上网 421$ I) Y2 v0 ~7 p% ?; Z
本章的重要概念 422
, U9 H4 @1 A3 Z习题 423
6 p0 f+ B' k% g- W附录A 部分习题的解答 4266 j9 ?% ^% ~" L$ ?
附录B 英文缩写词 442; ]8 |% c2 E5 ^4 A
附录C 参考文献与网址 452
% Q& R- d+ R8 ]+ e' Y5 }5 ?& \( c* I) _; w, _2 r9 J
Java资料百度网盘下载地址链接(百度云):java自学网(javazx.com) 计算机网络(第7版) PDF 高清 电子书 百度云.rar【密码回帖可见】; M; q2 C; ^. D: T
1 D, I: J4 b: r! \" Q% o; D0 Z# w# B4 W' v
, M6 d" J% G8 l/ q
7 H2 D. ]! J$ b1 d5 c9 x o7 W |
|